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术平台 >> 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2019-03-05

  一、中心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简称“HIST”)于2009年10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5届大会批准, 并于2011年6月获国务院审批,同年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UNESCO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旨在利用空间技术,为UNESCO及其成员国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提供空间技术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HIST已完成第一期六年(2011-2017)的运行,在机制体制、团队建设、科研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了UNESCO的评估。自2018年开始,HIST又开启第二期(2018-2023)六年的运行,将在第一期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空间技术优势与UNESCO国际平台的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培训。

 

HIST揭牌仪式(2011年7月24日)

HIST第二期协议签字仪式(2018年11月4日)

  二、愿景:

  充分利用空间技术,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使命:

  利用空间技术,协助UNESCO及其成员国,开展有关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等方面的工作。

  四、总体目标:

  通过使用对地观测技术并开展教育活动,增强UNESCO成员国的能力建设,使其更好地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组织结构: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HIST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为决策机构,科学委员会为咨询机构,下设秘书处与研究、技术和培训三个中心、三个分中心(如下图)。

 

组织结构图

  六、已开展工作

  1、科研项目研究

  (1)吴哥遗产环境遥感

  2013年6月,HIST与柬埔寨吴哥窟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APSARA)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启动了“吴哥遗产环境遥感”项目。该合作项目旨在协助APSARA开展吴哥世界遗产周边环境的动态监测,为其更好地保护吴哥世界遗产核心区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提高APSARA管理人员在空间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吴哥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受到了UNESCO金边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HIST与吴哥世界遗产管理局(APSARA)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6月)

郭华东带队执行科考任务(2013年6月)

时任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博士会见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一行(2016年3月)

  (2)HIST团队利用遥感首次在国外发现丝路考古遗址-系国内首次

  HIST王心源副主任带领团队,于2018年4月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此次联合考古历经2年多时间,自2016年1月在北京进行室内遥感图像处理以及解译分析,然后分别于2017年4月、11月 和2018年4月与当地考古专家联合进行实地调研与验证,最后在突尼斯南部确定空间考古新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包括边墙3段(Limes)、军事堡垒(Forts)2个,以及农业灌溉系统1处、水窖3处、墓葬1处。项目受到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第三项目“数字一带一路”的资助支持。

HIST团队野外考察及验证

遥感考古新发现10处遗址点

  (3)斯里兰卡世界遗产空间技术合作项目

  2014年6月16日,HIST主任郭华东与斯里兰卡亚瑟.克拉克现代技术研究所(Arthur C. Clarke Institute for Modern Technology, ACCIMT)所长Sanath Panawennage在斯里兰卡科伦坡ACCMIT总部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的精神,ACCIMT将作为斯里兰卡政府指定的牵头机构,联合该国文物局等部门,与HIST开展合作,利用HIST及其依托单位的空间技术优势,针对斯里兰卡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开展项目合作,增强其空间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

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4)基于对地观测技术的中意文化遗产智能管理与试点应用

  在中意政府间合作总体框架下,面向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需求,HIST同意大利国家理事会考古与古建筑研究所合作,于2013-2015年共同开展了“基于对地观测的中意文化遗产地智能管理与试点应用研究”项目。代表性成果包括: 对洛阳古城丝路入遗的新安函谷关、汉魏故城和定鼎门遗址开展星-空-地空间考古研究;提出了可应用于遥感考古的雷达影像解译标志(阴影、植被和土壤);对隋唐定鼎门遗址进行了无人机成像和三维场景建模;并对遗址进行地球物理探测试验,展示了物探技术在中原遥感考古中的潜力和作用。

  此外,以沙漠干旱区的西域为实验区,重点针对尼雅遗址、阳关及玉门关,开展星载SAR考古机理与数据性能评估研究;验证了长波段SAR在提取次地表遗迹的能力,以及高分辨率SAR在识别线状地表遗迹的优势。

洛阳古城星-空-地空间考古

隋唐定鼎门无人机成像及三维建模

高分辨率TSX探测两关汉长城

  (5)全球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空间精细观测与认知

  “全球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空间精细观测与认知”是由科技部批准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建立和完善全球变化对世界遗产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空间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项目选取了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和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两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作为示范研究区,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栖息地生态景观、环境要素、区域范围的时空动态变化的信息提取、挖掘及分析建模的新技术新方法,揭示了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栖息地与遗产地生态、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内在关系,确立了针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空间有效监测与保护状态评估的科学方法。

亚马逊流域2010年1月-2012年8月逐月陆地水储量比较

  其他项目还包括:“一带一路文化自然遗产空间监测与保护研究”、“颐和园佛香阁精细测绘”、“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考古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等科研项目59个,发表高水平论文53篇,出版《世界遗产遥感图集 中国篇》(中英文版)、《数字环境考古理论与实践》、《UNESCO Sites, Space Technolog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著作10部。

  在奖项方面,“遥感探秘丝绸之路发现甘肃瓜州十多处古遗址”项目被评为 “中国遥感领域10大事件”(2013);“丝绸之路唐代邮驿系统遥感考古研究”获得“第五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2015);“丝绸之路汉唐烽驿体系遥感考古研究”获得“第二届发现中国-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科技奖”(2016);“遥感考古与数字遗产保护前沿技术及应用”获得“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等等。另外,HIST还申请了“一种基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遗址区早期地形三维重建方法”和“垂直植被带定量刻划计算方法和系统”两个专利,“遗址信息管理系统”和“世界遗产遥感数据库系统”等9个软件著作权。

  2、国际技术培训

  HIST已组织7期国际培训班,培训人数近200人,为亚洲和非洲、东欧地区发展中国家世界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技术培训,增强其能力建设。

2011-2017年,HIST举办国际培训情况

历届培训班

    3、信息传播

  (1)世界遗产遥感图集

  图集搜集整理了中国40处世界遗产地(截至2010年)的卫星与航空遥感影像,是第一本应用空间技术生动展示世界遗产地的专业图集。

中文版

英文版

  (2)HIST中英文网站(2017年10月全新改版上线)

  详情点击:http://www.unesco-hist.org/

  (3)工作动态

  HIST每3个月出版一期中英文工作动态,截止目前,已经出版了25期工作动态。

  4、国际活动

      与UNESCO及其成员国、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并通过举办国际活动,提高HIST国际声誉,将HIST建成为保护和管理UNESCO名录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知名机构。

  (1)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

2013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见我中心“外专千人”N.Ishwaran先生

2013年5月,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会晤HIST主任郭华东

2016年3月,郭华东主任向白春礼院长及时任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先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2016年5月,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F.Schlegel女士到访HIST

  (2)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

  2012年10月24-26日,HIST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ICRSA4),主题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观测新时代”,共有来自全球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了遥感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作用,彰显了HIST在遥感考古界的影响。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

  2014年5月26-30日,2016年9月12-14日和2018年10月31日-11月3日,HIST与UNESCO世界遗产中心等部门和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合作,在安徽省黄山市成功举办了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这是利用空间技术开展UNESCO名录遗产(含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每届对话会均有来自UNESCO、IUCN、ICOMOS等国际组织以及20余国家约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研讨了空间技术在UNESCO名录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分别通过了《黄山宣言》,《黄山倡议》和《黄山共识》,极大地提高了HIST国内外声誉,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首届对话会开幕式(2014)

黄山摄影展(2014)

第二届对话会开放式讨论(2016)

总干事致辞(2016)

UNESCO 自然科学部门助理总干事Flavia Schlegel致辞(201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UNESCO名录遗产合作意向书签约(2018)

 

相关链接:

HIST官方网站链接:http://www.unesco-hist.org

HIST官方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