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中关村园区开展202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新生研究所参观交流活动。
空天院副院长、2025级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胡玉新,青年班主任马坷,电子学院科教融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空天院教育与科教融合处处长卢葱葱,教育与科教融合处副处长张德生,微波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焦泽坤及35名新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卢葱葱主持。
胡玉新介绍了电子学院及空天院研究生培养成果,并结合自身求学及从事科研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及早明确科研方向,广泛学习相关知识,未来投身国家亟需领域建设。空天院教育与科教融合处主管周春晖和马振钧分别介绍电子学院教学基本情况和课程体系和特色实践培养体系。张德生结合本科生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大学生活给出了建议。
焦泽坤介绍了微波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使同学们对科技前沿领域有了更多了解。电子学院优秀学长雷昊琨分享大学四年的学习经验,从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两方面为同学们的学习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最后,同学们针对未来学习规划、研究领域选择、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提问,胡玉新结合自身经历一一进行解答。
此外,工作人员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微波暗室的工作原理,讲解了卫星天线调试及装配的相关知识。研究员方震向同学们介绍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情况和学生培养情况,并就未来信息获取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交流。
最后,同学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展了班级组建户外活动,以实践育人方式为新生集体建设开篇。活动中,新生们围绕团队协作任务展开互动,锻炼合作交流的思维逻辑,通过分工合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新生相识相知的桥梁,更以沉浸式体验涵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班级学业互助、科研协作筑牢根基,助力电子学子以集体力量奔赴未来学业征程。
电子学院将科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路径,精准契合电子信息领域前沿性、实践性特质。学院通过将前沿科研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开放重点实验室资源、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课题,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技术创新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并树立科学追求,培养国家需要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交流活动

班级组建户外活动

合影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