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中心)、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联合举办北京新技术基地新入所学生消防应急疏散培训演练活动,两家单位200余名师生参加演练。活动旨在以实战化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疏散逃生与自救能力,筑牢园区安全屏障。
空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兵在开场讲话中表示,本次培训演练是研究生入所教育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演练提升自救自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次演练以综合楼北楼3层西侧因电路故障引发“火情”为背景,远程值班的中控室值守人员确定报警位置后,迅速通知巡查人员赶往报警地点,查看并确认火情。当发现火情无法控制时,通知微型消防站赶赴现场增援、处置,并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应急广播立即通知疏散。疏散引导人员立刻到位,冷静有序引导师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撤离,师生们迅速安全撤离至集合点。
本次演练模拟场景设计针对性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果断,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不仅是一场实战模拟,更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它有效检验了园区消防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增强了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创建“平安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特邀消防应急专家郑智斌进行现场点评和应急逃生技能培训。郑智斌围绕火场自救逃生,用专业化的视角、生活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火场中易出现的延误逃生时机的误区,以及“三重点”“三原则”“五关键”等自救逃生知识。
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吕从民对演练进行总结。他表示,空间应用中心、空天院两家单位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空天科技任务,没有安全这个“1”,一切都将归零。他强调,演练绝非“走过场”,而是构建安全防护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次演练完整还原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关键节点,重点检验了多方联动机制,提升了跨单位协同处置能力。他要求围绕演练中发现问题,不断优化应急预案,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加演练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演练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火灾突发时的紧迫与危险,掌握了诸多实用的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方法。消防疏散演练绝非纸上谈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与运用,只有将消防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真正的灾难面前,为自己也为他人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
此次活动得到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人事局相关处室的指导协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古脊椎动物与远古人类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院内兄弟单位安全及研究生教育主管老师观摩本次活动。
微型消防站赶赴现场增援、处置
学生迅速疏散撤离
消防应急专家现场点评
应急疏散培训演练活动合影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