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数据综合检验与质量追溯技术”项目团队参加黑河流域生态监测实验

发布时间:2025-09-25

7月2日至8月3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数据综合检验与质量追溯技术”(以下简称“空天地一体化”)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肖青带领项目团队,参与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的“黑河流域生态监测技术联合测试及应用示范(EcoTest)”。

项目组针对空天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中像元真值获取以及质量追溯与控制的科学需求,聚焦陆表复杂场景亚像元尺度真值获取、大气海洋时变参量时空匹配、真实性检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与质量追溯等关键技术,在黑河流域开展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综合遥感观测试验。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开展多尺度多高度条件下的无人机航空观测试验。项目组基于前期多卫星载荷的规划方案,使用两个机型搭载包括激光雷达、高光谱、热红外成像仪、SAR微波四类载荷,在黑河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共6个测区,进行了共计22架次的数据获取,覆盖了上中下游多地物多种类的航空数据。

二是开展多参数高频次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在无人机航空数据获取期间,项目陆表参数工作组依托黑河上游祁连山森林样区以及中游农田、荒漠和水体样区,开展陆表森林参量、植被参量、辐射参量、水体参量的多参数联合观测试验,并对项目组研发的多尺度复杂地表条件下像元尺度真值获取技术进行了验证。项目海气工作组基于张掖观象台和黑河遥感站的支撑,在上述两站之间布设9个移动观测点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温湿廓线开展加密观测,并对项目组研发的针对大气时变参数像元真值获取技术开展了验证工作。同时,项目真实性检验工作组聚焦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中像元尺度地面真值获取全链路的不确定性量化问题,系统设计并实施了多类型、多尺度的实验测量方案。实验以黑河流域为核心区域,覆盖中游农田及祁连山森林等典型地表类型,涉及地表反射率、叶面积指数、森林高度、地上生物量、反照率、气溶胶光学厚度等11项关键参数。

针对当前复杂场景多类型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切实需求,空天地一体化项目组将发展面向复杂场景的像元参考真值获取方法,建立多手段协同的天-临-空-地综合测试技术系统,实现遥感产品质量回溯,进而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升遥感数据产品的服务能力,将为促进我国遥感卫星应用落地,为生态资源保护、社会和经济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更有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和服务。


无人机数据采集现场


无人机示例数据(成像高光谱及激光雷达)


上游林草区域样方布设               中游农田区域定点观测


     中游荒漠区域多角度观测         中游农田区与地面调查及光谱测量


CE318及探空气球


黑河流域大满站植被参数测量(空天院)


森林样地参数测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大气参数测量(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