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气候趋势与突发旱涝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复合影响” 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25-08-01

7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金砖国家科技创新框架计划合作研究项目“气候趋势与突发旱涝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复合影响”启动会暨实施方案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奥运园区召开。该项目是金砖国家科技创新框架计划(BRICS STI Framework Programme)下,由来自中国、俄罗斯、南非的科研团队联合申报获批的国际合作基金项目,旨在通过联合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挑战。

会议开幕式由空天院二室副主任曾源研究员主持。国际合作处项目主管朱艳在致辞中表示,本项目是从104份申请中经过严格评审最终立项的19个项目之一,体现了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她希望项目组能够及时向空天院和基金委汇报研究进展,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曾源代表研究团队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咨询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李增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贾根锁、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王国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绍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黄健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晓明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飞共八位专家。

项目研讨环节由项目实施方案咨询专家组组长李增元主持。项目负责人、空天院副研究员张淼详细介绍了中方项目的总体目标、研究内容和国际合作框架,重点论述了项目团队将如何依托地球观测技术,深化旱涝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俄罗斯科学院空间技术研究所Dmitry Plotnikov博士现场报告了俄方“利用地球观测技术提升农业韧性及粮食安全”项目的研究方案与进展;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Walter Musakwa通过线上方式分享了基于地球观测技术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成果。

随后,空天院副研究员常胜和闫娜娜、助理研究员田富有和马宗瀚分别就“长时序农业旱涝灾害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旱涝灾害时空格局及未来风险研究”“气候趋势与旱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评估”和“人类活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研究及国别对比”四个课题的实施方案及研究进展进行汇报。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汇报后,就加强三方间的优势互补与实质性合作、针对具体农业灾害案例开展联合试验与合作研究、促进中外遥感数据交换共享与技术分享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组特别强调,项目应着力加强通过三方合作最终能产生的科学研究、政策建议和政府决策等多维度的影响,切实增强国际合作的实际成效。


合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