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云降水物理专家Daniel Rosenfeld教授访问空天院

发布时间:2025-05-20

5月13-15日,云降水物理专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首席作者Daniel Rosenfeld教授应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斯勒图邀请访问空天院,与实验室师生围绕大气遥感及气溶胶-云-降水-气候系统中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带来题为“Aerosol Impact on Climate and Its Change: Convective Clouds”系列学术讲座。此次来访,旨在推动实验室的国际学术交流,深化科研合作。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气溶胶-云相互作用仍是当前气候变化评估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尽管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主要集中于大尺度层状云,针对对流云的系统性理解仍显不足。围绕这一前沿科学问题,Daniel Rosenfeld 分别于14、15日带来两场专题讲座,深入探讨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在浅对流云与深对流云中的表现与机制。其中,第一场讲座聚焦于海洋浅对流云,介绍浅对流云反照率和云量对气溶胶浓度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并展示如何在全球尺度上量化云对气溶胶的敏感性,从而估算云调节下的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对全球变暖预测的影响;第二场讲座则围绕深对流云展开,阐述气溶胶通过影响云滴浓度、降水形成过程与凝结效率,进而调控大气热力过程、全球环流和天气系统的机制,并结合多个雷暴和热带气旋的案例,展示了气溶胶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深远影响。两场讲座内容充实、观点新颖,现场讨论深入而富有启发性。

访问期间,实验室向Daniel Rosenfeld系统介绍研究方向、技术手段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涵盖卫星遥感、辐射传输、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等多个前沿领域。Daniel Rosenfeld也分享其在国际大气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独到见解。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关键科学问题、技术路径、交叉融合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此次访问不仅为双方搭建展示研究成果、拓展学术视野、凝聚合作意向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今后在大气科学及遥感应用等领域开展实质性、长期性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Daniel Rosenfeld教授主要从事大气遥感、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人工影响天气等研究并多次取得开创性成果,引领着国际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他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德州农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美国气象学会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士,国际气溶胶-云降水-气候工作组倡议创始成员和联合主席,气溶胶遥感科学网络创始成员;曾获美国气象学会Verner Suomi奖、美国气象学会Schaefer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Kaufman奖、以色列国家最高科技奖以及中国“国家友谊奖”等荣誉和奖励;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共被引用4.6万余次,H-index 93。


Daniel Rosenfeld教授作学术报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