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经济日报】我科学家成功开展鲁朗浮空艇试验

发布时间:2025-09-23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环境动态监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科考)在西藏鲁朗地区成功开展“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该浮空艇搭载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了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科考团队表示,本次试验精准获取了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科学数据,载荷种类多、测试数据丰富,将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助力深度解析高原气候环境变化规律,为“亚洲水塔”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揭示高原生态系统奥秘提供全新视角。

据介绍,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任务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了观测载荷;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了“极目一号”浮空艇。

作为我国高原浮空观测领域的关键装备,“极目一号”浮空艇核心优势集中在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上,可在恶劣工况下稳定执行观测任务。此次试验聚焦高原复杂环境,浮空艇成功克服多重严苛限制,不仅要应对高原局地突发的强对流天气,规避气流紊乱对艇体稳定性的冲击,还需耐受高空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截至9月17日,试验累计完成28次升空飞行验证,覆盖不同高度层与气象条件,为后续技术优化提供了大量实测依据。

据了解,历时数十年深耕,空天院浮空艇产品已实现了从早期单一型号试验的突破,逐步构建起覆盖“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的全规格产品矩阵,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系列化产品谱系。并在科学观测、应急通信、草原生态、海洋中继通信、对地观测及安全防控等场景成功应用,深度赋能生态、应急、通信、科研等关键领域,成为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支撑。

例如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自2021年至今,团队连续五年在呼伦贝尔开展放牧观测,精准评估不同物候期牧草生物量、产草量及牲畜需草量。相比卫星平台,浮空艇能在放牧季长期驻空,环保无噪音地积累高时效、高分辨率数据,全面监测草地承载力和牲畜行为。基于这些观测数据,科学精准制定可持续放牧策略,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收益的双赢。

原文链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61093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