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西藏林芝市鲁朗成功开展“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该浮空艇搭载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了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泰华介绍,本次试验精准获取了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科学数据。
“此次实验载荷种类多、测试数据丰富,将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助力深度解析高原气候环境变化规律,为青藏高原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张泰华说。
浮空艇自2017年起便深度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措、珠峰、双湖、可可西里,塔什库尔干等核心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
在2022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极目一号”浮空艇升空至海拔9050米,超过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突破了同类型浮空艇升空观测高度的世界记录。
据介绍,从今年8月份开始到9月19日,试验累计完成了 30 次升空飞行验证, 覆盖不同高度层与气象条件,为后续技术优化提供了大量实测依据。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何泽青介绍,浮空器是一种利用内部充填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通常为氦气)而产生浮力的航空器,其出现时间早于飞机,是一种古老的航天器。
“作为浮空器的重要类别,浮空艇(又名系留气球)凭借其驻空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部署灵活、载重能力强,以及操控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具备其他航空器不可比拟的竞争力。”何泽青说。“因此,它成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的核心平台,成为体现我国浮空观测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标杆产品。”
原文链接:https://xz.chinadaily.com.cn/a/202509/20/WS68ce4dc3a310f07257749953.html
动态新闻